2015年1月4日,哈爾濱市道外區太古街附近的倉庫大火基本被撲滅,現場十幾臺挖掘機在不停作業,清理出的磚石鋼筋被裝上卡車運離現場。圖片來源:東方IC 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
2015年1月3日,哈爾濱北方南勛陶瓷大市場倉庫大火,目前已經造成了5名消防戰士犧牲,14人受傷,549戶2000多名居民以及部分的臨街商戶受災,直接的財產損失和火災的原因目前正在統計調查當中。圖為市民在現場附近擺放鮮花緬懷犧牲的戰士。圖片來源:東方IC 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
“火燒連營”持續20多個小時,過火面積萬余平方米,11層建筑被燒酥坍塌,5名消防員犧牲、14人受傷……哈爾濱道外區火災的慘重,令人震驚。然而,造成這一后果的重要原因,人們卻并不陌生——消防通道“不通”。
統計顯示,全國各地重大人員傷亡的火災事故中,80%以上是由于消防通道堵塞。大火吞噬生命,讓人扼腕嘆息;大火熄滅后,則應“點燃”全社會的反思:有多少生命的犧牲本可避免?究竟要付出多少血的代價才能“打開”生命通道?
坍塌、熱浪、毒氣增加救援難度,2年30多名消防員火中罹難
1月2日13時許,哈爾濱市北方南勛陶瓷大市場倉庫發生火災,一座11層高的樓房坍塌,5名正在搶險的消防員不幸犧牲,14人受傷。截至4日,建筑物的明火已被撲滅,但樓體內部仍有暗火點,現場仍有大量消防戰士和車輛堅守。
擔當、責任、青春……這是人們在追思消防戰士時賦予最多的詞。人們在為消防隊員的執著勇敢感動的同時,不斷為受傷的消防隊員們進行祈禱,希望他們早日康復,消防員——這一特殊的群體也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關注。
2013年以來,全國發生的較大火災中已有近30名消防員罹難,最小的年僅18歲:哈爾濱大火中犧牲的消防員中,年齡最小的趙子龍年僅18歲,入伍剛滿4個月,上海寶山大火中喪生的孫絡洛也年僅18歲。
建筑物坍塌、熱氣浪推力、有毒有害氣體等復雜局面,為滅火救援增加難度,而近年來高層建筑、石油化工等新興撲救難點,使消防員的職業風險不斷變大。然而是什么使火情頻發?消防員這一高危行業又如何降低職業風險?
是什么讓救援鞭長莫及?“通道堵”“老線路”“樓脆脆”成“殺手”
增加消防員施救難度的,除了高層建筑、新型建材等客觀情況,一些本可避免的人為因素和日常隱患,成為隱藏“殺手”。
消防通道被擠占——全國各地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火災事故80%以上是由于消防通道堵塞。堆放雜物、占開商鋪、存放車輛……在哈爾濱大火中,有消防車想從消防通道進入院內,卻根本找不到入口,只能眼睜睜看著火勢蔓延。
私搭亂建、線路老化——“樓脆脆”坍塌風險高。哈爾濱大火的火場所在地為老舊小區,商鋪、倉庫集中,易燃物品堆積多。多起火災事故調查顯示,老式磚木結構、私搭亂建行為、線路老化、不達標的消防標準,大量使用易燃材料,導致這些老式建筑一旦著火,很容易成為“樓酥酥”,坍塌風險度高。
生產、倉儲、居住混搭——我國消防法規定,生產、儲存、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不得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。哈爾濱大火中,起火建筑還是生產、倉儲、居住三合一的低質建筑,卻多年未見執法部門檢查消防安全,也未接到整改要求或處罰。
消防設施缺位,應急系統成擺設——在2014年12月31日發生的佛山爆炸中,爆炸工廠設施簡陋,缺少基本的消防措施,僅在工廠外有一個消防栓。在一些火災事故中,起火建筑方圓幾公里內都沒有市政消火栓,建筑物內部的自動噴淋系統、防排煙系統出現故障,導致無法應急處理。
消防不是“喊口號”,科學施救筑好生命“防火墻”
據統計,2010年以來,全國共發生重特大火災25起、死亡438人,其中10起發生在勞動密集型企業。勞動密集型企業作為火災的高發地,消防教育卻時常缺失,防火意識明顯不足,廣東佛山、山東壽光等多起火災調查顯示,工廠從未對員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和逃生演練。而多起火災事故中,值班安保人員玩忽職守,未及時啟動自動滅火系統也會大大延誤救火時機。
記者隨機采訪發現,中國多地城市的小區消防通道被占幾成常態,“生命通道”變成“堵塞胡同”。一些物業管理者表示,物業對小區消防通道被占沒有執法權,不能處罰業主,而有關監管部門也未及時查處。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思寧表示,火災來臨時消防通道就是救命之路,應依法懲處堵塞責任者及看管不力者。